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77book.net

第79节(2 / 2)

是人非的感觉,她这同学以前不这样啊。

送走了魏金玉,她心里有些怅然,怪不得都说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。

这价值观确实是不一样了,记忆里那个有些侠气,还有些傻气的姑娘,现在也面目全非了。

剩下的假期杨语桐又遨游在文献资料里面了,偶尔会和陈致煲个电话粥。

初二这天,杨语桐去给爷爷拜年,她家三口人去的早,她爷爷正在家拿个软笔写字。

杨老爷子的毛笔字写的没的说的,这么多年她家就没买过对联。

看着她爷这颤抖的手,可比以前抖的严重多了,虽然他年轻时写毛笔字也是颤抖派的。

杨爷爷说要再写份家谱,她们家的家谱挺简单的,就是爷爷自己手写了几份,发给了儿子。

杨家的家谱,是从清朝顺治八年被从关内移民到关外开始记录的。

据说老祖宗叫做杨仁,挑着个扁担,里面坐着两个儿子,带着媳妇从山东有个叫小云南的地方来到了关外。

到她爷爷这才是第七代,好家伙她家七代人熬走了最后十个皇帝,还送走了旧社会,见到了新世纪的曙光。

杨家这长寿基因挺强大,就她知道的,她爷是九十走的,太爷是八十九走的。

族谱上面大多只有男子的传承,女子就提个名字,最多写上嫁到哪家去了。

她家也就出了她爷爷这一个文化人,家谱做的也不那么讲究。

要按古礼来讲的话,女子不入谱,她家的姑娘是不能入谱的。

嫁进来的女子,从她奶奶才有名字,以前的都是什么氏,比如她太奶叫杨王氏。

这回杨老爷子准备给他孙女留半篇,这女孩子太能事了,央台的新闻上他都看着两回了。

又是状元,又得奖的,他这回先把这些事写上,再留些空,他这孙女才二十多岁,以后能得的奖多着呢。

杨语桐看家谱上还有四句话,做为后辈家里男孩子名字中间的那个字。

“爷,这几句话是谁编的啊?”这还挺有才的,字都不错。

“前面几个是以前几辈用的,后面都是我编的。”杨老爷子心思那是没少花。

杨语桐也叹息她爷爷费的这个心,可惜了,她堂哥后来倒是有了儿子。

可人家是花钱找人算的,起的名字根本没用这个字。

话说到这,她爷上辈子最后可是走的有些遗憾啊,走之前还生气呢。

“你们两个真行啊,我都活到九十了,你们谁也不把对像领回家给我看看。”

当时杨语桐和堂哥面面相觑,他俩那年还都没找到对像,用她大伯娘的话说,真是两个没本事的。

她堂哥更气人,爷爷走了第二年就相亲成功结婚了,上坟还念叨。

“爷啊,你也不等等我。”她爷要是有脾气就应该晚上去看看孙子孙媳妇。

这世爷爷要真有那天,她就把陈致领给爷爷看看,她现在还没想好。

过完年初八,爸妈都去上班了,杨语桐揉着她过年期间,这家一顿那家一顿吃出来的小肚子。

坐在她的书桌前,又开始了新的演算,过年她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好好休息了一下。

休息过后思维好像不那么僵硬了,今天很不一样,她觉得好像找到了一些思绪。

开始飞快的在本上记录着她的想法,这一写就是一下午。

等黄小玉回家时,发现家里静悄悄的,女儿房间亮着灯,女儿正在写着些什么。

闺女这状态她也见过几回,八成又有什么思路了,这时候要是和她唠嗑,也不一定能得到答复。

黄小玉去了厨房做饭,可她做好了喊杨语桐吃饭,居然得到“你们先吃吧!”这样的回复。

她闺女坐在那一直没挪窝,现在连饭也不吃了。

最后没办法她拿了些饼干,还热了杯牛奶拿给杨语桐。

杨语桐越写越快,越写越顺,她现在相当于登山时已经看到山顶了,她觉得今晚思维特别活跃。

等到天都快要放亮时,杨语桐放下了笔,笔记本上最后一行赫然写着。

由此,可证,霍奇猜想成立。

杨语桐内心现在很激动, 处于一种兴奋状态,虽然一晚没睡,但现在让她睡,她也睡不着。

杨胜利和黄小玉两人也起床了, 看着闺女这样可不像是刚睡醒的。

台灯开着, 桌上除了笔记本电脑, 还横七竖八的放着一些书, 资料, 笔和本。

甚至地上还散落着一些零散的纸张, 她家姑娘披头散发的, 眼睛里还有不少红血丝。

“桐桐, 你不会是一宿没睡吧?”黄小玉心中都断定她姑娘这是根本没睡觉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