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77book.net

第三十六章 财帛我要骂名你背(1 / 2)

之后李守节在大名府好好地置办了一身行头,三令五申众人不得惹是生非,安排好一切后,方才离开了馆驿。

在申时前后,李守节同闾丘仲卿一同来到了魏王府邸。

经过历代的魏博军节度使(天雄军节度使)的扩建,如今的天雄军节度使府——魏王府占地极大。

府内更是有殿宇相连,比昭义军节度使府还要气派几分。

李守节和闾丘仲卿在到达魏王府,二人说明身份后,当下就有一名佐吏从门房里走了出来。

他一边走一边朝李守节二人行礼道:“是潞州的李衙内和闾丘从事吗?魏王有吩咐,两位到了之后不必通禀,可直接去内殿入席。”

说罢,其人伸出右手说道:“两位请!”

闾丘仲卿回礼道:“如此,就有劳了。”

在魏王府一路前进,三人最后走到一个小型便殿前。

带路的佐吏朝里面禀报道:“主公,潞州李衙内和闾丘从事前来赴宴。”

须时一个身着灰色深衣的稚子走了出来,他朝着李守节和闾丘仲卿行了一礼,方才伸手引导道:“二位贵客,请随我入内。”

李守节跟着闾丘一同回了个礼,随其进入了大殿。

当年田家称王修缮的宫室,反倒是便宜了符彦卿。大殿内布置得富丽堂皇,虽然没有东京那般贵气逼人,但也足以表明魏王的显赫身份。

此时殿内看起来参加宴席的“外人”似乎很少,只有摆置了五个席位。

除了服侍的女使,主座的空位应该是留给魏王符彦卿的,右侧坐着两个小孩子,之前招待他二人的那个符家子坐在上首,左侧则是两位空案席位,应该是留给他二人赴宴的。

相比符家女儿两人为后,符家的男子就有些不够看了,尽管此时的符彦卿位极人臣,得到了王爵之位,但是符家的颓势也开始显现。

符家在符彦卿这一辈有兄弟九人,兄弟九人不堕其父威名,先后做到了一地的防御使、节度使。

但是在五代以下克上的浪潮里,符家损失惨重,先后有兄弟三人死于非命。

同时随着唐、晋、汉、周先后建立,符家的势力也遭到了削减。

如今的符家也就符彦卿镇守大名府,五弟符彦能担任耀州防御使,成为符氏九子中硕果仅存的地方实力派。

而年轻一代更是青黄不接,只拿符彦卿家中诸子来说,最大的符昭序也才14岁,而排行老二的符昭愿,也就是未来重建太原城的那位也才13岁,其他几个儿子就更小了。

因此,此次招待李守节也只能让一个没成年的稚子出面。

李守节看着对面两个正襟危坐,目不斜视的稚子,他和闾丘仲卿对视了一眼,不由得感叹道:“不愧是高门贵子,二人尽管年纪不大,却能够忍住枯燥,参加这种礼仪约束极强的宴会。别的不说,就凭借符彦卿的恩荫,这两个符家子未来少不了一个地方长吏。”

就在李守节为符家兄弟二人安排未来的时候,东道主魏王符彦卿在两个漂亮的女使搀扶下来到了大殿。

“魏王(父亲)。”

符彦卿显然心情不错,高兴地朝殿内四人点了点头。

他看到李守节谦谦有礼,不似李筠那个匹夫一般无状,而相貌又似乎仿其母多一点,英武不凡。

心里对于这个准女婿更加满意,坐在主座交椅上后,符彦卿朝着李守节问道:“从东京来的路上,还算太平吧?”

李守节闻言看了一眼闾丘仲卿,沉吟片刻方才离席回道:“敢叫魏王知晓,某有罪,某没有保护好天子赏赐给魏王的玉带,一伙天雄军士卒在昌乐县打伤了我几名手下,趁机抢走了御赐之物和数百两银钱。”

“请魏王治罪。”

“什么?”

听到李守节和刘思遇不同的交代后,符彦卿有些疑惑,他明知故问道:“得臣可知道抢东西的是哪个混账,不妨直言,我倒要看看是谁如此胆大妄为,竟然敢在大名府行如此恶行。”

“是天雄军指挥使刘思遇,我听手下士卒所说,刘思遇看到他们身怀财物,而人数又少,于是恶向胆边生,强行抢走了玉带和数百两银钱。”

“等我从后面赶到的时候,此人已经逃得无影无踪,或许刘衙校只以为是普通乡人的财物罢了,毕竟当时几位昭义军的士卒只着一身便服,刘衙校可能只是抢东西抢习惯了。”

听着李守节言之有物,一时间符彦卿倒也有点相信他说的话,但是本着刘思遇跟着他好多年了,也不好只听李守节一人之言。

“得臣,勿忧。若真是这个混账干的,我绝不姑息他。只是得臣所言‘抢习惯了’是何说法?”

说到这个,李守节做出一番痛心疾首的表情,他语言闪烁地说道:“我听说我听说,在大名府,魏王府上下都喜好抢人财物,其中以刘衙校为最,人称‘刘阎罗’,能止小儿夜啼,但乡民们都说他其实是给魏王背了骂名。”

“胡说,”符彦卿激动地反驳道,“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